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处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公平正义的前沿,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法院下设5个派出法庭,分别是机场路人民法庭、文化路人民法庭、河北路人民法庭、果园人民法庭和韩城人民法庭。近年来,唐山路北区法院全面改善法庭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队伍阳光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各法庭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夯实工作根基
基层基础工作是法院工作的根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法庭是基层的基础,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从人民群众希望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升法庭建设水平。”唐山路北区法院院长刘士刚坚定地说。
改变的不只是工作环境,还有工作条件。在线调解、网上质证、远程开庭,信息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诸多便利。为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每个法庭都配置了文书打印机,加上已有的电子签章系统,裁判文书当场即可送达。智慧法院成效初显,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大幅提升。
韩城法庭地处偏远,是距离院机关最远的法庭。6月份,法庭调解一起离婚案件,双方达成协议后便领到了民事调解书。原告律师感慨道:“科技应用到审判领域,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免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我给韩城法庭和路北法院点赞!”
推进多元解纷
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势。各法庭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多元解纷格局,让“枫桥经验”落地开花。
“世人谁能无有过,莫为小事动干戈”“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天高地阔”“乡里乡亲以心换心,一颗诚心抵过黄金”,调解室里一句句朴实的标语,让人倍感亲切。
当事人置身这独具特色且温馨的氛围之中,沐浴着和合诉讼文化,大都能抛开成见、换位思考,因此破裂的爱情得以修复、濒危的亲情得以挽救、将断的友情得以延续。加之,诉前诉外多元联调机制的完善,各法庭平均调解率高达35%。
“现在开庭!”医院,病房,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原告起诉后因病住院,为使其尽快拿到救命钱,机场路法庭将庭审搬到了病床前。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各法庭打通司法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运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减轻当事人诉累。
人民陪审员来自不同领域,了解社情民意,邀请他们参与审判、调解、宣传等各项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案结事了,一方面能够培育人们对法律的信仰。路北法院有2位人民陪审员登上了《人民法院报》,事迹广为传颂,精神鼓舞同侪。
服务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法庭贴近人民群众,处于司法为民第一线,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这一工作大局。
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引领发展,各法庭精心打造了党建和诉讼文化墙,并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案件连着大民生。法庭所受理的案件基本都是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土地流转等琐碎的小纠纷,但每一起案件都关系到一个乃至数个家庭的幸福,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各法庭妥善审理离婚、抚养、赡养等类案件,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本案涉及的《分单》系分家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完全符合农村分家的风俗习惯,不违背法律规定,真实有效。”这仅是法庭作出的众多裁判文书的一个缩影。
“使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撰写裁判文书,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说理,弘扬乡风民俗,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既是法官的使命,也是法官的担当。”刘士刚语重心长地说。
各法庭重视判后答疑,耐心释法明理,坚持做好庭审网络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增强司法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这些也是法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题中应有之义。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法庭不仅让庭审成为普法的课堂,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还经常组织干警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传,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法律知识送到他们心坎里,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安全高于一切。为预防、处置突发性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法庭干警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民法庭安全有序运行,路北法院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