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分领域看版权输出惑与解
数字出版技术赋予更多可能
尹琨
【观点】技术让传统出版走出去从范围上、空间上、机会上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传统出版走出去更多是实物版权走出去,今天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集团、传媒集团、专业出版机构将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数字出版发布平台,为全球机构或受众提供信息或知识服务,这也是出版走出去。”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业务部总经理刘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未来,数字出版平台将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社会化网络技术,承载内容走出去的任务。”刘长明表示,从这个角度看,技术让传统出版走出去从范围上、空间上、机会上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方正电子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书刊制作与云平台解决方案。在方正电子印捷产品与解决方案总经理宗义刚看来,按需印刷是数字出版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国内出版社在使用按需印刷出版平台后,可以面向国内外进行按需印刷、按需出版。“我们提供的是标准的工具,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接口。我们将从技术上支撑国内出版社将出版物输出国外。”宗义刚说。
除方正电子之外,同样希望能为全球出版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平台服务的还有南京扫扫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利用此次博览会推广扫扫看数字平台。
据扫扫看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扫扫看数字平台基于经纶文化传媒集团首创的数字出版1.5模式,即在纸质媒体上印刷二维码,利用客户端应用扫描二维码后,便能呈现出富媒体数字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在纸媒中注入不断更新的数字内容,使固化的纸书内容更加生动,将纸书的价值放大,销售周期也实现了延长。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30家国内出版社的内容在扫扫看数字平台上运行,2家国外出版社的内容通过此平台在国内运营。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未来扫扫看科技公司将与国内出版企业一起将1.5模式的数字出版产品推向国外。
对外汉语出版精耕细作才有市场
尹琨
【观点】海外汉语学习者在教材选择上,更喜欢内容新颖、语言时尚、编写方式与国外教学体系相衔接的产品。
随着海外国家“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材日益成为国内出版物走出去的“排头兵”之一。一些大学出版社、教育类出版社纷纷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对外汉语教材的“出海”之路更加顺畅。
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为例,据了解,该社对外汉语教材产品超过3000种。该社副社长王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语社语种最多的一套产品《汉语乐园》(儿童汉语教材)有46个语种,覆盖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具有汉语学习需求的国家和地区。
在王壮看来,海外汉语学习者在教材选择上,更喜欢内容新颖、语言时尚、编写方式与国外教学体系相衔接的产品。在内容上,除了对传统中国文化内容感兴趣,对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社会热点问题也比较关注。在形式上,图文并茂、配有多媒体语音学习功能、具有网络教学辅助资源的教学产品,会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北语社树立了汉语教学产品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时间的各类读者要求的目标,在对外汉语教材产品线上做到“大而全”,对于不同产品线上的不同产品精耕细作。
不仅北语社在丰富外销图书品种上有所布局,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营销部也将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将业务经营范围扩大到包括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教辅、对外汉语类图书、一般性图书等所有人教版出版物实物。
“积极与国家汉办合作、与国内图书进出口公司强强联合、积极发展海外销售网络、探索网络销售与数字出版。”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营销部主任蔡诚介绍,这一系列措施使人教社在对外汉语教材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截至2013年12月,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人教版对外汉语图书500余种,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数量350多万册。目前,人教社海外经销商主要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未来还将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市场。为顺应数字出版趋势,国际营销部加强了相关数字产品的研发力度,决定在今年完成《快乐汉语》等数字产品的制作并实现网络课程的销售。
学术出版 路子可宽些再宽些
章红雨
【观点】要突破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瓶颈,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该内容须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二要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通过双方合作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
在呼吁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当下,学术出版走出去一直被业界视为瓶颈。但是相比之下,背靠大学特别是名校的大学出版社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也作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该社的产品结构是出版国内高等院校教材和学术图书,比例分别是60%、30%。其中学术图书虽然经济效益式微,但是人大社的品牌支撑依赖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合作室主任刘光宇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国外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那么如何让反映这方面内容的学术图书顺利地走出去,刘光宇认为要把最好的东西展现给世界才行。
何为最好的东西?刘光宇的解释是:首先为顶尖学者写的著作,其次是以进带出,再次为开发小语种。在刘光宇看来,这些学者的共同特点是在国外念过书,是各自研究领域领军人物,推荐的时候比较容易些。
上世纪80年代,人大社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让人大社与国外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了沟通渠道,这为日后人大版学术著作走出去提供了便利。刘光宇说,人大社在英文版学术著作基础上,成功输出土耳其文、波兰文、以色列文、阿拉伯文版权,完全得益于人大社重视开发小语种。
赞同让最好的东西走出去观点的还有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章梓茂。章梓茂说,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如果我们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有影响,一定会带动我们的学术出版走出去。在当前情况下,他建议从某一个世界领先学术领域入手,比如我国的高铁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出版机构对此感兴趣者众。我们可以通过版权输出,扩大出版社乃至中国学术出版在世界的影响力。
俗语说,好马配好鞍。章梓茂认为,因为评价体系不同,学术走出去与学术出版走出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术是共性的,没有国界的,可以共享。学术出版走出去则是商业行为,以双方互惠互利为主。要突破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瓶颈,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该内容须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二要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通过双方合作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尽管学术出版走出去话题年年说,但是出版人对此思考是日新月异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学术出版走出去不是迅疾就通畅的事情,但是有政府支持资助,出版社对此依然是充满着期待。记者获悉,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人大社、北京交通大学社等一批大学社,均有各自的看家书与国际出版商见面。比如,人大社主推厉以宁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张卓元的《十八大后经济改革与转型》等经济学类图书,北京交通大学社推荐的是高铁技术丛书等。大学出版社一致表示,希望学术出版走出去之路越走越宽。
文学图书 好故事才能打动人
涂桂林
【观点】我们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积极推动中国文学作品走入西方主流社会和主流人群。
伴着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文学呈现蓬勃发展、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会有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与观众见面。
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陈杰告诉记者,河南文艺出版社以这次博览会为契机,加大文学图书的走出去推介力度,集中展示《中国红旗渠》、《西汉往事》、《民国对联中的人和事儿》等36种图书。陈杰说:“我们希望借助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这个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开拓更多合作共赢的领域,共同促进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
提起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这一话题,人们自然想到作家麦家,他的长篇小说《解密》英译本在英美等35个国家上市,且在海外市场热销,闯进英国和美国的亚马逊图书排行榜。陈杰认为,《解密》属于世界范围的重要话题,描写个人在高度压力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这对西方国家的广大读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是该书在海外市场热销的主要原因。陈杰说:“一直以来,文史哲类的选题,是我们河南文艺出版社的图书出版方向。以后文学类图书的选题策划,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倾向于立足当下,立足于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让文学性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得到有机的融合,这样的文学图书,就不用担心没有市场。”
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尹志勇对记者说:“我们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积极推动中国文学作品走入西方主流社会和主流人群。”
近年来,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了加大走出去力度,专门成立一个版权部门,积极和国外出版商进行合作出版,努力将出版的文学类图书向国外推广,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较好业绩。据尹志勇介绍,2013年,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共向国外输出9种文学类图书,分别为美国2种、泰国3种、韩国4种。其中,《狼图腾》输出版权10万美元。《青衣》、《王小波作品精品》、《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莫言作品精选》等文学类图书的版权,也都输出到国外。
题材对路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尹志勇说:“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类图书,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厚重的作品不好读,好读的作品缺乏品质。时代变了,读者的需求变了,我们的文学趣味也应该有所求新求变。”
当然,要让中国的文学类图书摆脱走出去的窘境,真正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从提升文学类图书的品质方面入手,用精彩的内容故事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我们的文学类图书走出去才能长远,才能持久地受读者欢迎。
科技出版要有特色也要抓规范
李明远
【观点】科技出版走出去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既懂技术又会翻译的人才不多,二是国内一些科技著作在学术规范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走出去工作的越发重视以及出版资金的不断支持,科技出版走出去比以前做得更好了。”8月22日,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国际版权室主任单亭在接受采访时如是告诉记者。
与其他种类图书不同,科技出版走出去比较困难,尤其是向欧美主流国家的输出比较艰难。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科技实力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在单亭看来,从宏观上说,能输出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图书,多数是具备本国特色的科技著作或者是高铁、航天等中国具备技术优势领域的图书。
出版业无法左右国内科技水平与国际的差距,却仍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既懂得技术又能做翻译工作的人才不多,这方面费用也比较高,二是国内的一些科技著作在学术规范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另外,单亭说,出版社负责版权贸易的版权经理人过去的工作都是以引进为主,现在大多数出版社都在转型做输出。因而,他们急需一些语言、出版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近两年,科普社从版权输出、与国外出版社合作、数字出版越发重视三个方面推进走出去工作。首先,鼓励各个编辑室多做有中国特色的选题,例如,“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中国古代天文史大系”此前都成功输出,目前正在策划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文明系列”也具备输出潜力。策划上重视之余,科普社会精选图书,主动与合作的国际出版社联系,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其次,与国外出版社合作方面,科普社将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两书,这两本图书中文版由科普社出版,面向国外的英文版图书则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这样的“借船出海”目前取得效果不错。再次,除了传统出版,科普社还在探索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开展电子版权输出,如与美国磐石公司合作,将科普社“学科发展报告”等学术专著电子版在苹果商店上线,在北美地区销售。
绘本当持平和沉淀心态
孙海悦
【观点】认真执著的创作态度和平和沉淀的出版心态是打造好绘本的基础。
绘本是少儿出版领域的重要板块,绘本在国外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品种丰富、大师涌现、市场成熟。而中国的原创绘本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创作队伍相对薄弱、经典作品相对缺乏。就原创绘本如何在彰显文化底蕴的同时逐步与国外绘本接轨,业界人士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自上世纪末以来,绘本出版在中国逐渐呈现繁荣的态势,启发绘本、蒲蒲兰绘本馆、海豚美绘花园等一系列引进版绘本通过阅读推广人星火燎原式的推荐,燃起了读者和出版人的热情。”明天出版社低幼出版中心主任凌艳明认为,目前原创绘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良性运转的市场环境和好的绘本编辑。一方面,图书市场对国外绘本的盲目推崇和大量引进出版、出版机构重作家轻文本的现象,都导致原创绘本发展艰难。另一方面,童书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大赶快上”的状态,很难有编辑精心打磨作品。而国外优秀绘本的创作和出版往往要经历三五年,编辑和创作者之间也要经过充分沟通和碰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读物编辑中心编辑吴颖同样看到了原创绘本与国外绘本的差距:构思与创意的不足、画面细节与趣味的缺失、设计工艺的瓶颈、体裁的单一等。“但比较基本的一个问题是,创作的态度与出版的心态。认真执著的创作态度和平和沉淀的出版心态是打造好绘本的基础。”
吴颖举例说,台湾绘本作家方素珍在绘本创作之路上跋涉了近30年。写作之余,她每年都会进修3个月,或旅行或学习才艺,并花大量时间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因此,她所有的经历都是绘本创作的源泉。同样,绘本作家熊亮对创作的坚持、对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童年”的努力、对作品纯真的追求、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诉求,近20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需要坚守的作家、执著的画家、有职业理想的编辑和沉着有远见的出版社。”在吴颖看来,有了这样一批精耕细作、兢兢业业的人,原创绘本才能“一点点接近读者的期待、接近世界的轨道”。
“从整体上说,中国原创绘本还在学步阶段。我们的绘本是否超越了国外的绘本,这不重要。”凌艳明强调,外国绘本再好,也不能替代中国的文化,中国孩子应该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得到滋养,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自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