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小没名气 版权难以质押
——文化类小微企业普遍“吐槽”融资难
——文化类小微企业普遍“吐槽”融资难
南京秦淮区地税部门近日完成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显示,40%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是其中只有半数顺利借到钞票。不少文化类小微企业更是大吐“苦水”,因为规模小、没有知名度而被银行“嫌贫爱富”,融资路上屡屡受挫。
在这份调查问卷上,记者看到,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在希望融资的数目上,20万—50万元是最集中的,超过30%的小微企业选择了该项。至于融资的目的,近四成的小微企业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其次是“用于技术改造”、“还旧债”。
在已经借到款的小微企业里,近八成是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抵押或者信用贷款,其次则是通过互助性民间金融的方式获得,虽然获得了一定数额的资金,但和企业期望获得的资金之间依然存在缺口。超过六成的企业借款的年化利率为5%—10%,但也有少部分达到10%—20%。企业普遍表示,获得的借款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定改善作用。
针对“借款难的原因”一项,参加调查的40户小微企业中,有25%选择了“利息太高”,其次才是“手续复杂”和“等待时间太长”,还有少部分企业选择了“无抵押担保品”和“借款数额太小”。其中,文化类小微企业更是频频“吐槽”……
“我们企业规模较小,又缺乏可以抵押的产权,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实在没办法,公司只能通过法人自己抵押房产的方式向银行贷款300万元,但这些钱远远满足不了公司扩大发展的需要。”江苏紫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说。
“公司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也曾自主设计过相关文化产品,但是由于规模小又没有著名设计师,根本无法获得银行的版权质押融资服务,目前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南京市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小微文化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有限,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大都不具备品牌效应,公司价值和文化产权价值也难以进行评估和量化。“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面向文化企业的融资政策,不少银行也推出了针对文化产业的版权质押融资服务,但这项服务大都只面向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企业发放,难以惠及众多小微企业。”
南京非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则“吐槽”说,年初曾跟一家韩国公司洽谈文化创意设计项目,由于前期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他们拿着项目“跑酸了腿、磨破了嘴”,最终也没能打动银行,致使项目流产。
作者:李子俊 商进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0日